南宁学院教案编写规范
南院教〔2019〕61号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必备的教学文件。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教案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一、教案的界定
(一)教案是教师为实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是教师在对教学对象、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等进行全面准备和思考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二)教案和讲义(讲稿)的区别
1.讲义(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的文稿,是根据教案对教学内容的具体阐述,它往往还包括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件。
2.在所承载的主体上,教案所承载的是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义(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
3.在形成思路上,教案受教学的管理逻辑支配,讲义(讲稿)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
4.在内容上,教案是组织性项目,讲义(讲稿)是知识性项目。
5.在表现形式上,教案一般篇幅较短,讲义(讲稿)篇幅较长。
教师在编写教案的同时应有完整的讲稿,并根据学科发展和课程教学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讲义(讲稿)不能代替教案。
二、教案的基本要素
(一)授课课题
授课课题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的章、节题目。
(二)授课方式
授课形式是根据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学形式(理论、实验、上机、技能研习、实训、讨论、实习等)。
(三)课时安排
以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一般2-3学时)编制一个教案。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学习实际,要表达清楚通过本单元课程或本次课程学习,了解哪些知识点,理解哪些概念,掌握哪些方法,提高哪些技能,教学要求是指为实现教学目的,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明确要求。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重点是教师必须讲清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难点是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容易接受的知识点。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是教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了教学内容纲要与时间安排、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既要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要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本方法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度,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PPT设计)等等,充分反应出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根据教学目的采用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的总称,要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掌握相应技能,激发潜能。
(七)作业、讨论、辅导答疑
作业、讨论、辅导答疑是指为掌握所学知识而进行的辅助性的工作,工作安排要合理、数量要适当。
(八)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应全面审视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因个别疏漏而及时补充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
(九)参考资料
是指授课内容参考的教学参考资料。
(十)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体育、艺术、工科的实验课,其教案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分配。
三、教案编写的基本步骤
(一)教师编写教案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广泛收集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最新发展成果与动态信息、行业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要求,熟悉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来编写。
(二)编写教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水平,对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策略),教得怎样和学得怎样(评价)的关系。
(三)确定本章节或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应掌握的知识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等。
(四)根据本章节或本次课教学内容,设计本章节或本次课教学过程的程序及作业布置等。
(五)编写教案必须以课程教学大纲的学时分配为基础,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等方面应与《教学进度表》一致。
(六)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的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的基本要素。各教学单位可根据本单位课程特点提出具体要求,也可参考教务处制定的参考教案样式(见附件)编写。一门课程的教案应前后统一格式。
(七)教师每讲授一次课之后应及时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做到教案常备常新。
四、教案的建设与管理
(一)不论何种授课形式,授课教师课前必须编写所承担课程(含理论课、实践课和技能课)的规范教案,且同一课程的教案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授课对象的教学要求而有所区别,确保教案质量。
(二)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有纸质教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PPT课件、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等教学课件,但教学课件不能取代教案。
(三)教师授课必须携带教案。
(四)教案检查及评优。各教学单位要把教师的教案管理作为课程与教学档案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每学期要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集中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对不合格的教案进行整改指导。学校不定期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案检查及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以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从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南宁学院教案编写规范》(南院教〔2015〕35号)同时废止。
附件:南宁学院教案格式
南宁学院
2019年7月16日
附件

南宁学院教案
承担课程的教学单位 |
|
承担课程的教研室 |
|
授 课 对 象 |
|
课程名称 |
|
授课教师 |
|
编制时间 |
|
南宁学院教务处制
南宁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
|
学 分 |
|
总计 : 学时 |
|
讲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实训: 学时 其它: 学时 |
|
类别 (请打√)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选修课( ) 创新创业课( ) 学科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实验实践课( ) |
|
任课教师 |
|
职称 |
|
|
授课对象 |
年级、专业: 共 个班 |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
|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
|
教 材 参考资料 |
教材: 参考资料: |
|
其它要求 |
|
|
说明:本页用于一门课程实施方案的整体设计。